这些金玉良言都是在告诉我们养生必须养心

气色不好的人,通常都是因为血气不畅通。想要血气畅通,当然要懂得保养体内的经络。在中医养生学里面,就会教给我们很多按摩通穴的方法。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所指点的这一个,如何通过按摩小肠经上的穴位来打通健康的经脉。化生气血的小肠经的穴位,我只说4个,不到整条经上穴位总数的1/4,但或许只有一个对您管用。那您就守好这一个吧,关键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就够了。

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腰眼和关元穴是男人很重要的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两个穴位,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当下社会,最高发的,也是最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大多属于“生活方式病”,从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到癌症,不一而足。

既然是“生活方式病”,它们的形成和治疗,就都与生活方式脱不开干系,换句话说,是应该在生活中避免,在生活中康复的疾病。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防与治,与其说是医生之职,不如说是病人之责,那些离开医生之后,融会在每天生活细节中的预防与保健之法,就是这些疾病防治的锦囊妙计

强肾穴——腰眼

男科常见的症状就是腰酸腰痛,还有一个方法也很管用——揉腰眼。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还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按摩腰部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腰眼穴位置: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自我按摩时,先找第4腰椎棘突这个水平线。它的找法是,当我们双手叉腰的时候,从后面能摸到腰间的骨头,此为解剖学中的髂嵴,髂嵴正好与人体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然后,从正中线开始量出一个手掌再多一点的距离,便是腰眼穴所在。一般来说,按摩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作用。

清心除烦

有人说,脑才是思维的中枢,心不过是个“血泵”,与情志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自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曾有报道说,有个性格温和的人,移植了心脏以后,性格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美国医学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曾说:“心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慧脏器。”心脏到底有没有思维、情志、意念等精神方面的功能?自古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已,我们可以暂且不去管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效就是硬道理”。当我们运用古人“心主神明”的思想,在自己的“手少阴心经”上尝试按摩一番之后,便会真切地体会到,这条经对调节我们的情志有巨大的作用。《灵枢?口问》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太主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内经》上也说:“(心)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这些金玉良言都是在告诉我们,养生必须养心,如果心神昏乱,却想身体健康,根本是不可能的。

也许您会问了,养心又谈何容易呢?《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话虽然是至理名言,却不好操作。于是《内经》上又说了些具体的养心之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海味山珍,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管是名牌西服,还是廉价布衣,都穿得落落大方;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两首古曲),都听得声声悦耳。还有“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以让“身心保持愉快”为生活的第一要务,以“让精神感到满足”为事业的最大成功。如果您能按此心法来养心,何愁万病不祛,清福不来?俗话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真正的病根在心,岂是药力所能及?但药能减轻病痛,正如酒可令人昏眠,在我们尚未“明心见性”之前,还将是我们的伙伴。

而按摩心经,就是最好的药,就是最纯的酒。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促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老年痴呆;少府穴在感情线,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此外还有4种常用调心的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牛黄清心丸和人参生脉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参选而用。以下顺口溜也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心慌气短食不下,可服柏子养心丸。口燥盗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补心丹。夜晚难眠心烦热,牛黄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参生脉饮,气阴同补功效全。

化生气血的小肠经

《内经?灵兰秘典论》上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化物”是指小肠能够将胃输送来的食物,进行加工,分清泌浊,清者化生成气血津液,给全身供应营养,中医叫“运化精微”;浊者通过大肠、膀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中医叫“排泄糟粕”。小肠的这种功能决定了小肠经的治疗范围。《灵枢?经脉篇》说,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找解决办法。另外,小肠经还是调控产妇乳汁分泌的重要经络。如果产后乳汁不下或量少清稀,通常是小肠经的经络堵塞不通,我们在培补气血的同时(如吃猪蹄和鲫鱼汤),刺激小肠经的相关穴位也可促进乳汁分泌。下面就找几个小肠经的常用穴位说一说。

小肠经从小指旁的少泽穴起始,沿着胳膊外侧循肩膀一直向上到头部,直到耳朵旁的听宫穴,左右各19个穴位。其中有7个穴在肩膀上,自己按不到,暂时可忽略不计,您只要记住它们的循经路线就可以了,以后为亲人、朋友刮痧按摩的时候会有用。咱们现在要记住的是那些容易找到又确实有效的穴位。先说“后溪穴”。它的功能很强大,按摩又极为方便,位置在手掌感情线小指侧尽头处,可握拳取穴。后溪穴为小肠经的“俞木穴”,俞主“体重节痛”,因此此穴可治腰膝痛、肩膀痛、落枕。又因后溪是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督脉入脑,所以又治后头痛、颈椎病和神志病。此穴还有个特殊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疗麦粒肿,但最好用艾灸的方法,可做成麦粒大的艾柱,用凡士林粘在后溪穴点燃,通常连灸三柱就会有效,病在左取右后溪,病在右取左后溪。灸后一天,麦粒肿通常可自行消退。再献给我们的父母一个长寿大穴——“养老穴”,听这个穴名,就可以猜到它的用途。此穴对许多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可治疗眼花目暗,眼睑下垂,听力减退,肩酸背痛,起坐艰难,脚步沉重,此外还有降血压的功效。此穴在手腕上(小指一侧)。取穴有一个窍门,先掌心向下,用另一手食指按住腕上尺骨小头最高点,然后再将掌心面向自己胸口,另一手食指本来按在骨头上,这一转掌,发现食指已经按在了骨缝中了,这个穴正在骨缝中。

对于男科保健,有一个首要的穴位要知道,那就是关元。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治疗病症: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各种妇科炎症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再说一个有神奇功效的穴位“支正”(有“支持正气”之意),它在养老穴直上4寸处,是专门治疗扁平疣的。《景岳全书》上说:“正虚则血气不行,大则为疣,小则为痂疥之类,用灸法常校验。”可选择上面灸后溪的方法,用艾柱每日灸5柱,可连灸一周。从小肠经找到一个能治疗扁平疣的要穴,这就提醒我们思考,小肠的功能是否会影响疣赘之物的生成。俗话说:“打开天窗说亮话。”下面就说说“天窗穴”,这个穴是本人最喜欢的穴位之一。“天”指头部,“窗”指孔窍。这个穴最善开窍醒神。目窍开则眼明,听窍开则耳聪,鼻窍开则神怡,所以此穴是我每天伏案工作后必按的法宝。天窗穴非常好找,在耳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与喉结处相平。点按此穴,通常酸胀感能窜到后背,顿时会觉得肩膀有轻松之感,所以此穴还是预防颈椎病的要穴。经常守在电脑旁的朋友,若能经常按按此穴,自会获益良多。

揉关元

关元穴位置:脐下四指处。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这里的寸是同身寸,每个人手掌四指并拢的宽度,就相当于同身寸的3寸,所以,要找到关元也很简单,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健康”这个话题对于现代人来说格外重要。现代生活节奏快,作压力大,人们精神高度紧张,时常会感到身心疲惫,继而反映出各种不适症状,身体和精神不停地闪着疾病的“报警信号”。久而久之健康状况必然亮起红灯,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人民开始苦苦寻找养生、治病的良方。在寻觅中人们发现,其实健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不是只有吃药打针才能获得,拔罐就是获得健康的秘诀之一。

拔罐疗法和按摩、刮痧一样,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拔罐与按摩、刮痧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以罐具作为治疗工具,用燃烧或其他方法将罐内空气“去除”,使罐内产生负压,并作用于人体表面,将体内的“毒邪之气”拔出体外,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yadian.net/jbxnzbl/115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