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我们
门诊干眼患者已占全部眼科就诊人数的30%以上,干眼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健康问题。
同时干眼与屈光手术,各类内眼手术也密切相关。我们来看2个病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术前没有做干眼的检查,白内障术后出现角膜溃疡
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没有做干眼的检查,白内障术后出现严重的丝状角膜炎。
上面2例患者,如果术前能详细询问病史,做干眼的常规检查,推迟手术,哪怕术前能明确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的可能加重干眼的病情,都可以避免纠纷。
干眼不仅仅是眼表医生的点,屈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医生都需要更加干眼的危害。
亚太白内障和屈光医师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发布了《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后眼表管理指南》,在术前评估中写道:屈光和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充分让患者了解术后干眼,避免对手术预后形成不合理期望。更重要的是,有风险的患者可以延迟手术,术前采取措施稳定泪膜和眼表。
诊断不仅要判断疾病的状态,同时还要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干眼的诊断中,不应仅判断是否患有干眼,还应包括其分类和严重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干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足够的信息。
因此,全面系统诊断干眼应包括以下内容:(1)是否患有干眼;(2)干眼的病因和分类;(3)干眼的严重程度。
仔细了解病史和症状的变化、详细检查是精细化诊断的基础。不同患者由于致病原因不同,干眼的类型不同,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首先确定泪膜不稳定,确定干眼。然后再检查泪液的分泌情况,临床上多用Schirmertest、棉线试验、泪河高度检测,根据三项中的一项数据就可以判断泪液分泌是减少还是增多。
1.如果泪液分泌检查正常或增加应做睑板腺检查。检查要注意三个问题:开口变形;腺体萎缩;睑板腺炎症。如果三项中存在任何一项,可以判断是睑板腺功能障碍或者慢性睑板腺炎,属于脂质异常性干眼。如果泪液分泌检查是蒸发增加的称为蒸发过强性干眼,如经常看电视者,睑板腺缺如者,也属这一类。
2.如果发现泪液分泌减少,称为水性泪液分泌不足性干眼,临床上最常见的是Sjogren综合症和非Sjogren综合症。
3.如果泪液分泌检查正常,再观察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是否有角化或新生血管形成,如果有眼表上皮细胞的改变就属于粘蛋白异常性干眼。
4.如果以上检查正常,应进一步观察病人瞬目有无异常,有无结膜松弛或眼睑异常,如果有,就属于泪液动力学异常性干眼。
5.以上四种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干眼同时存在者,称为混合性干眼。这是一类临床上最多见的干眼。
上面这张图很重要,需要大家反复记忆,最好能背下来:
近年来,临床用于干眼诊疗的仪器和设备不断更新,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推动了临床干眼诊疗工作向高水平快速发展。
临床上最常用的眼表综合分析仪,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干眼的常规指标检查。
第一步,做泪液稳定性的评估,确定有没有干眼。
自动计时、分级!客观评估,避免主观误差!
可以客观清楚的做治疗前后对比。
接下来做的检查,用来确定分型。
泪河高度是初步判断泪液分泌量的指标,正常泪河高度为0.3-0.5mm。
仪器检测的值小于0.2mm,判定为泪液分泌下降,经典的泪液分泌试验也可以采用“schirmer试验”。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买不到泪液分泌试纸。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test):分为SchirmerⅠ和SchirmerⅡ试验,又可分为是否使用表面麻醉。较常采用的为不使用表面麻醉时进行的SchirmerⅠ试验,检测的是反射性泪液分泌情况,使用表面麻醉时检测的则是基础泪液分泌情况。Schirmer试验应在安静和暗光环境下进行。SchirmerⅠ试验的方法为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SchirmerⅡ试验方法为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用棉棒刺激鼻粘膜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使用表面麻醉时进行SchirmerⅡ试验可帮助鉴别Siogren综合征患者,其因鼻粘膜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泪液分泌显著减少。无表面麻醉的SchirmerⅠ试验正常>10mm/5min,表面麻醉的SchirmerⅠ试验正常>5mm/5min。
再来看和蒸发过强型干眼相关的睑板腺功能的检查。
清晰显示腺体形态、数量!
高对比度选项使得结构显示更加的清晰,便于睑板腺数量的观察。
同样我们可以直观的观测脂质层质量和厚度。
睑缘改变:以下变化可以单独或同时存在。
(1)睑缘形态的变化:①睑缘充血及毛细血管扩张;②睑缘过度角化;③睑缘肥厚;④睑缘形态不规整;⑤睑缘部新生血管。
(2)睑板腺口的变化:①睑板腺口异常:表现为脂帽、隆起和脂栓;②睑板腺口先天性缺乏;③睑板腺口狭窄和闭塞;④睑板腺开口移位。
睑板腺体缺失—Meibo-Scan
脂质层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异常—TF-Scan
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异常—Imaging
通过上述检查可以基本分出干眼最多的2类:泪液缺乏型和蒸发过强型。
黏蛋白缺乏型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这里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自己再查一下资料。
干眼临床诊断专家共识:
干眼会引起眼表上皮细胞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眼表炎症反应与干眼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炎症和干眼互为因果,相互消长,形成恶性循环;
这类炎症累及整个眼表泪腺功能单位。
荧光素染色: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是否染色,染色阳性提示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使用荧光素试纸条,钴蓝滤光片下观察。荧光素染色评分采用12分法: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0-3分,无染色为0分,1-30个点状着色为1分,>30个点状着色但染色为融合为2分,3分为出现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
根据这个检查可以判断角膜上皮是否受到损伤,我们的拍照、摄像功能也能记录疾病的治疗过程,在用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观察。
干眼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眼不适症状和保护患者的视功能。轻度干眼患者主要是缓解眼部症状,而严重干眼患者则主要是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多讲两句,增加一部分关于螨虫性睑缘炎的内容。
蠕形螨睑缘炎本身是很容易诊断的疾病,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在诊断的时候是否考虑到这个病。蠕形螨感染是引起睑缘炎的常见病因,所以我们在接诊到睑缘炎以及MGD的病人时,临床医生应该考虑到该病人是否有感染蠕形螨的可能,从而进行相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上面这张图大家记一下,特征性改变。
当前临床上对于蠕形螨的诊断还是依靠取睫毛在显微镜下进行直观的镜检,那么诊断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第一,取睫毛时我们应该在裂隙灯下尽量取睫毛根部有指样袖套状分泌物包绕的睫毛以增加诊断的阳性率;第二,取睫毛时应当取到足够的数量,在病人配合的情况下,建议每个眼睑取2~3根睫毛。
对于有些睫毛特别稀疏的病人,我们是可以考虑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查,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睑缘以及睑板腺和毛囊中看到蠕形螨的存在。
但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在健康人群中,蠕形螨是作为一类常规存在寄生物,所以诊断时必须进行蠕形螨的计数,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切不可“谈虫色变”。
近年来干眼的各种检查设备和仪器不断涌现,提高了我们的诊断水平,但是我们不能犯以下错误:
对于干眼患者不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不重视基本的眼科和眼表泪膜检查,没有规范化地获取各种诊断干眼的依据,简单化地以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测代替基本检查。
更多精彩请“华厦视界”,定期为您推出关于眼科的最新资讯和内容。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