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江门鹤山,
你真该去这个地方走走!
这里一年四季玩法都不同,
期待吗?
鹤山·古劳水乡
▲古劳水乡(何小力摄)
在鹤山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就是“古劳水乡”。古劳是鹤山市的一个镇,位于鹤山市的西北部。“古劳水乡”习惯上指升平、双桥、新星、坡山等“围墩”区,这里有鱼塘和耕地共多亩,人口1.5万,是典型的湿地生态地貌。“古劳水乡”是怎样形成的呢?与这里的地理环境有关。古劳地处西江河畔,滔滔的西江从上游流到这里,河面变得宽阔,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成为沙洲,形成一个个的冲积滩。从明代开始,人们先后在西江边上大规模修筑堤围,防范洪水,先后筑有大郡围、长乐围、前江围、独江围等。在堤内冲积滩的地方,人们开挖出一口口鱼塘,鱼塘间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土墩。鱼塘以养鱼为主,小土墩上则种桑种蔗,有的还建有民居。习惯上,西江边上的大堤称作“围”,堤围内鱼塘之间的小土墩称作“围墩”。
古劳水乡,养殖业发达,从传统的种桑养蚕,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到桂花鱼、鲈鱼、鳖鱼、基围虾等高附加值的优质品种,古劳人都有养殖。传统的古劳是桑基鱼塘,今天的古劳,堪称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水乡美景(林景文摄)
古劳堤内水网纵横交错,小艇穿行如梭,两岸蕉林摇曳,万亩鱼塘似明镜耀目,千顷桑地绿海翻波,那青青的田畴就像精雕的翡翠,好一派旖旎的南国水乡风光。
▲泛舟游古劳水乡
由于有纵横交错的河涌,过去村民外出都喜欢以小船代步,不过现在由于路桥畅通,常常会见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景象。游客不妨泛舟河上,任凭河风涤面,水色润心;听夏蝉在堤岸鸣唱,看小桥在水面的倒影;体会水乡人家的生活,领略剔透玲珑的“江南秀气”,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二度桥百年老榕
▲水乡石板桥
沿着弯弯的乡间小路,可来到古劳水乡一处名叫“二度桥”的地方。只见前面的围墩上,有几棵百年老榕,静静地镇守和护卫着这一方水土。榕荫下,几块长条花岗岩石条曲曲折折地架在鱼塘边的木桩上,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这种花岗岩石条,当地人称它“条石”或“西樵石”。因水乡的泥土细滑,不易渗水,偶尔几滴小雨,这里便遍地泥泞,行走不便。于是居民们便用这种“条石”沿着小河涌和糖基铺路,形成了遍布水乡的石板小桥和石板小路,构成一幅独特的风景。
▲横海浪“荷花世界”
▲成群白鹭在水间嬉戏(胡杰摄)
每到夏季,古劳水乡人气最高的景点要数横海浪“荷花世界”。横海浪自然生态区位于古劳水乡的西北端,是古劳水乡最大的自然湖泊,是西江河水流入古劳水乡的第一重,被誉为古劳水乡的“母亲湖”,横海浪面积约亩,由于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故水质清澈见底,其中在横海浪放养和自然生长的的鱼类超过30种,禽鸟类超过10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此栖息的有几千只,水生植物也有10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荷花。在夏天,横海浪“三百亩荷花竞秀,数千只白鹭齐飞”的景色令人留连忘返,可以称得上是工业化的珠三角最后一块具有水乡鲜明特色的原始生态景区。种植观赏荷花,一来可以净化水源,二来可以赏心悦目,给自己的家园增添秀色。
每年五至七月是荷花盛开的时期,横海浪每年都有并蒂莲的出现,就看你有没有运气看到了。
▲水乡民居(吴兆民摄)
有着年历史的古劳水乡,至今保留着一些古宅旧居,颇具浓烈的南方建筑艺术风味。古朴的祠堂和南国水乡特色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
▲水乡夕照(冯铭军摄)
水乡以上升村的祠堂最有特色,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李氏大宗祠。李氏宗祠建于清末,年重建,以轴线对称布局,两进厅堂,即门厅和正殿,之间隔一天井,两边走廊相通,两侧各有一间厢房,均有木阁楼,两边青云巷分别刻有“登龙”、“旋马”几字,正门石雕栩栩如生。祠堂建筑面积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抬梁式木结构,石柱基础,檐柱为石,内柱为木,以石雕、砖雕、灰雕、木雕为装饰。
▲古劳水乡龙舟
▲起龙(冯铭军摄)
古劳水乡,衍生了不少与水有关的文化。例如“赛龙舟”,就是古劳水乡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的端午节前后,水乡便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到处响起咚咚的锣鼓声。这段日子,那些远在外地拼搏的古劳人,都会自觉返回家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村或“墩”为单位,选拔精英,赤膊操练。
▲欧蕊荣摄
▲古劳水乡·三夹腾龙
每逢农历五月初三、初四日,在沙坪河与古劳河的交汇处,古劳人总会举行龙舟竞赛。每年龙舟竞渡的时候,这里到处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场面。河涌里桨影翻飞,喊声阵阵。届时,更有华侨、港澳同胞不远千里回乡观赏盛典,或亲身参赛,以洗一身吉祥的“龙舟水”为幸福乐事。
▲咏春梁赞石碑
俗话说得好:“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古劳水乡的美丽山水令这里名人辈出。例如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我国第一代影后胡蝶,咏春拳的一代宗师梁赞。一代咏春拳宗师--梁赞(-),原名梁德荣,古劳龙溪东便坊人。父亲梁志,在佛山经营绸缎生意。梁赞在龙溪出生,少时在家乡读书,后随父到佛山。自幼爱习武术,喜读医书,因此对武术和医道都很有研究。年轻时师从咏春弟子黄华宝(还有师祖严咏春)等专学咏春拳,悉心研究加以创新,成为显赫的一代宗师。晚年曾回乡养老,创立并给乡人传授古劳咏春拳,一直流传至今。
▲梁赞故居(网络照片)
▲李小龙、叶问、梁赞石碑
一般来说,由梁赞一脉相传的咏春拳分为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梁赞在佛山等地传下来的咏春拳常被称为正身咏春拳,他晚年在古劳创立的为偏身咏春拳,这一正一偏的咏春拳虽都出自梁赞之手,但产生的时代背景、教授对象不同,这两套拳法的风格特点也都有所不同。
赞故居位于鹤山市古劳镇东便坊40号,建于清光绪年间,现为鹤山市不可移动文物。梁赞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度过,并在这里居住的。
院落现有闸门楼一座、房屋四座、水井一口,占地面积方米。故居为院落内其中一座传统广府式三间两廊建筑,平面方形,砖木结构,通面阔10.4米,总进深9.5米,面积99平方米。正屋硬山顶,人字山墙,抬梁式构架,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阶砖铺地。两廊为卷棚顶。工艺有木雕、灰塑、彩绘等。整座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故居现保存有梁赞生前的旧照片,宗师的生平、习武经历、事迹等文字资料以及宗师使用过的“六点半棍”、“木人桩”等器物,国内外咏春拳弟子与梁赞宗师二传、三传嫡系弟子的留影,其中就包括有冯振、叶问、李小龙等一批咏春拳巨星的影像。
年夏,香港咏春拳传人梁挺率印度、匈牙利等国的咏春拳徒子徒孙们一行至梁赞故居朝拜后,陆续有其师兄叶准、叶正等率弟子朝拜。自此,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咏春拳传人到梁赞故居寻根拜祖,古劳梁赞故居成为了全世界咏春拳传人向往的圣地。鹤山市政府非常重视梁赞故居及咏春拳这一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做好对故居的修葺工作,还积极支持发扬“鹤山咏春拳”这一传统文化,在市区开设多间武术训练班。
▲梁赞文化公园
▲咏春(欧蕊荣摄)
近年来,鹤山市依托古劳水乡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咏春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功夫水乡”旅游品牌,通过举办梁赞咏春文化节暨古劳水乡旅游嘉年华活动,加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整合力度,建设了一批以“梁赞文化公园”为代表的标志性景点。独特的“功夫水乡体验式游览”理念,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随着镇域旅游线路的不断优化升级,“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所以啊,
古劳水乡真是一个
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的地方~
近年来水乡还新添了几个景点,
喜欢旅游拍照的你,
一定不能错过哦~
▼
▲古劳水乡游客中心
▲水乡花园
▲瓜果棚架上倒挂着五彩斑斓的油纸伞的水道
▲古劳水乡新景点:风车岛(吴兆民摄)
▲穿过缤纷的水上瓜果长廊,就到达了浪漫唯美的风车岛
▲充满古劳水乡特色墙绘的各种桥
▲古劳水乡“新经典系列”之“见田坊古村落”(欧蕊荣摄)
▲咏春传承道
▲咏春传承道导览图(点击可看大图)
“咏春传承道”是古劳镇为进一步弘扬咏春文化、传播武术技艺而专门打造的一条特色旅游线路。沿线把梁赞故居、咏春传人纪念馆、家庭武馆、“穆便坊”牌楼、“咏春木人桩”阵等众多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传播、传承武术文化之道以及正义之道的乡村景致通道。让游客们在领略功夫水乡美景的同时,亲身体验感受咏春咏春文化的魅力。
说了那么多古劳好玩的地方
再给大家说说古劳的故事吧~
古劳的起源与发展
▲西江明珠(吴兆民摄)
古劳村是古劳古氏主要聚居的地方。古劳这名字,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地理概念。而现在,它是古劳镇的简称。最早称“古劳”的地方,历史上又叫“龙溪乡”,包括古劳圩和古劳村的范围。由于古劳紧靠西江,水上运输的方便使古劳迅速发展成为商业集市。古往今来,古劳都是鹤山东北部的一个比较发达的重镇。
而历史悠久的古劳村,由于咏春文化与狮艺文化名片闪亮,早已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古村落。这里不仅有梁赞故居、咏春传承道、树下行人、龙溪十三坊、古榕石桥及古建筑,更埋藏着许多有关古劳镇起源与发展的故事。
滔滔西江水抚育着古劳大地,这里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建造了美丽的龙溪村。古劳人都流传着历史上古劳有十三坊之说。古劳十三坊,就是围绕“古劳都”政治文化中心古劳墟的十三条村庄,旧称龙溪乡。古氏一族的古永安先生以诗歌的形式记述了游十三坊的路径和景点,是一首十分难得的“导游诗”。
游龙溪十三坊
龙溪宝地傍西江,结伴同游十三坊。此地曾分南北约,古劳二姓伴圩场。西水滚滚东流去,帆影片片浪中扬。商旅云集人来往,三堡通津码头忙。礁石中髻列成行,海礁观日乐洋洋。石排抱水千层浪,洪圣面前列梗桩。五色香炉佛爷殿,参相威灵近海傍。万寿案前波浪涌,猪牯圣石戏泥浆。看罢波澜与庙宇,抽身转步入村乡。龙溪首第大堤上,岭前瑞气护赤岗。沿堤西望是丽水,银针名茶石岩旁。步入青云游月殿,海珠夜月照常光。离明继照通大道,右望便见田边坊。兰桂堂前林木秀,蠄扒井里有文章。
到处太平朝北约,一片升平气宇昂。转步登岭上凤岗,饱览眼底好风光。凤岭云关凌空架,魁星楼下月光塘。顺落邓家源秀里,上帝通连是一坊。步入松岗游大巷,海龙金香有华丰。福星高照敦善里,诗礼祠属塘头坊。塘头赤壁鱼游水,诗书饱读五经常。文林世显高冠识,社边萃庆亦同坊。举头望见葫芦巷,荡平正直在中央。陈合便同怀德社,闸外复见太平坊。上下太平分两地,梅岗初第上梅岗。三坊同绕一岗下,满目青翠宠辱忘。上坑表坊葵扇巷,常闻古社响噹噹。横巷紧贴梅翠里,鸭乸鸣巷在近旁。福禄兴仁往街去,翠献平康同此坊。娘娘庙前往南去,大井头边路人忙。义路礼门行正道,龙井明珠夜月光。坑表高闸左右望,高魁星占与翠岗。步下高阶往右转,下太平坊在前方。鸡春巨卵道旁见,坑口原居是姓黄。往南走尽塘边石,榕阴掩映穆便坊。瑞仰天枢为首第,李氏朝东另一旁。往西直出连水网,会龙两边有池塘。远望新村晒布岗,云伴山顶雾海茫。泽松南山永盛里,姓古巷贴劳氏巷。
彩龙紧靠正中里,企上桥边见沙岗。藕梢岗上司马第,二世祖祠见龙光。绕过沙岗河涌现,农帝北帝庙辉煌。石路往南七拱去,人来车往绿柳旁。大路通衢往鹤眼,内河搭艇运输忙。路旁有塘称石格,有位灵神是瓮缸。转辗已到东便坊,举头喜见凤朝阳。中岳结成香火庙,灯盏望楼在西方。秀挹东阳胭脂里,朝阳瑞霭太源旁。朝阳通津对面巷,咏春梁赞授武房。再入村中属西便,高处尽览井屈塱。华西门下乌桕庙,石泉解渴甚清凉。爬过东边白鸟岗,太尉威灵近路旁。子周易祠朝东侧,祠匾书法美名扬。沙贝无泥是一坊,文魁大地普祥光。白须闸连玉芝里,官厅阁在都禄旁。村心街内商铺旺,翠山古道领康庄。三多五全组第巷,矮井可望腊煞岗。拱日朝阳见三凤,深乐泗成朱紫巷。三乐名区红布巷,树下行人岁月长。承宗有道古书室,下坑表坊有横塘。不觉步入岐阳里,瑞阳光照景星堂。遥看前面新屋巷,玄坛庙后猪仔行。游走一圈十三坊,心潮起伏细思量。七山聚结龙溪乡,八景原归宝物藏。
青山景色金龙地,相邻共乐十三坊。前人艰辛创伟业,后辈更须再弘扬。
▲古民居
▲村落一角
▲鹤派狮艺咏春传承基地
由于古劳紧靠西江,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水上运输的方便使古劳迅速发展,形成商业集散地,逐步变成集市,到明代已十分兴旺,明初把集市称为“古劳墟”,至今已近年历史。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劳的名气扩大,行政区域上设立了“古劳都”,属肇庆府新会郡药迳司古劳都,辖区范围包括当今的古劳、沙坪、雅瑶、桃源、龙口等镇的大部分地方,行政中心设在古劳,所以在一百年前,古劳墟一直是鹤山地区沙坪片(沙坪、古劳、龙口、桃源、雅瑶)的政治文化中心。清雍正十年(年)新设立鹤山县时仍有古劳都。历史上的古劳曾商贾云集,民国时期有常住人口0人,赶集时约近万人,可见当时的古劳已相当的繁华。
▲村心村树下行人
历史悠久的古劳十三坊经历过战火岁月的洗礼,古时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但却多了一份宁静祥和的气息。穿梭于古劳十三坊,找寻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体验古劳乡村安逸悠闲的生活,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古劳十三坊诞生了许多名人志士,也流传着不少动人故事。想了解这方面详细历史的网友,可以查看《古劳的记忆》一书。
▲村心坊
除了古氏一族,古劳村所有氏族的乡亲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宗亲之间的亲情维系,正因为这一传统家风的传承,乡亲们团结友爱、共商发展,才造就了历史上繁华的古劳圩。如今古劳村成为旅游热点,也少不了乡亲们的热心支持。
江门鹤山古劳水乡
这地方,你真该去走走~
踏过古劳石板桥,划过古劳木舟
看过古劳龙舟赛,尝过古劳美食
耍过古劳咏春拳,赏过古劳荷花
这才是真的游过水乡,游过鹤山
马上就要到古劳的龙舟季和荷花季了
也是古劳水乡最好玩最热闹的季节
大家可以计划好来一场水乡之旅
江门鹤山,欢迎大家随时来做客!
一起来感受古劳水乡的独特魅力吧!
交通线路:
1、自驾游。导航到"古劳镇政府",政府旁即为古劳水乡游客中心。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鹤山市沙坪镇新天地商业广场或鹤山汽车客运站乘坐公交车。
3、旅游-(古劳水乡游客中心)。
4、游船票价:20元/人
美食坐标:
泰禾食府
预订、
西江边大富楼
预订、(电话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白癜风该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