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即俗称的“针眼”,长针眼是生活不规律,细菌感染引起的,与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关,而与民间传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无关。
医院专家表示:临床上很多麦粒肿患者,是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出现了麦粒肿的并发症。此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会和角膜炎或结膜炎很类似。特别容易混淆。因此一定要了解麦粒肿的表现,才能尽快治愈此病。
麦粒肿有哪些症状?
病程缓慢,一般并无明显症状,无疼痛有时仅有沉重感可因有肿块压迫引起暂时性散光,或肿块压迫眼球而引起异物感。
麦粒肿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至米粒、绿豆大至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楚,无触痛。
翻转眼睑在肿块在结膜面,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起。如有继发感染可演变成麦粒肿,则在形成上与内麦粒肿很难区别。
小型肿块可自行完全吸收,或自行穿破结膜面,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蕈状肉芽状增殖,这种肉芽组织亦可通过睑板腺的排出管道,而在睑缘表面形成乳头状的增殖。
当有麦粒肿继发感发生时,即可形成内麦粒肿。
老年麦粒肿患者,特别是治疗后反复发作,应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验以排除睑板腺癌的可能。
如何治疗麦粒肿?
“针眼”是麦粒肿的俗称,其是一种以年轻人为主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红肿疼痛,伴有流脓,还会反复发作。患了针眼应尽早治疗,以免病情加深危及眼睛。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小小针眼也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千万不能挤压。有的患者希望“针眼”早日好转而用手挤压,结果使脓液播散,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麦粒肿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用眼卫生,杜绝用脏手及脏手帕擦眼等不良习惯。
注意休息,不熬夜,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忌食辛、辣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
不宜多吃油腻厚味菜肴、多吃蔬菜,少吃糖。
急性期不宜受油烟热气熏灼。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