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人不解甲马不卸鞍rd

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市迅速落实9月4日粤桂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工作会议精神和江门市委相关部署,于5日晚组建扶贫工作组,赶赴广西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开展为期3年的对口扶贫工作。4天来,我市扶贫工作组“人不解甲”,争分夺秒做好各项调研工作:

迅速对接,进入角色

9月5日晚,我市成立由杨海泉副市长任组长、桃源镇委副书记麦和灿为副组长、市发改局投资管理股长陈世杰为成员的扶贫工作组。9月7日,扶贫工作组早上7点在江门集结出发,日行多公里,于下午5点半到达崇左市,江门的扶贫工作队与崇左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工作对接。对接会上,崇左市介绍了目前崇左扶贫工作情况,提出江门对口扶贫的4个县的具体扶贫工作要求,其中要求龙州县作为广西自治区第一个脱贫摘帽县要在今年11月底前带头完成任务。扶贫工作组与龙州县接触商议后,决定“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连夜再驱车近公里到达对口扶贫县----龙州县。

在车上,杨海泉与龙州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进行了情况的初步对接;夜晚9点40分到达龙州县放下行李后,立即召开由扶贫组及龙州县分管扶贫的副书记、副县长、扶贫办主任参加的扶贫工作会议,初步了解龙州的民族、人口和地理、经济社会状况等基础情况,确定了未来几天的工作安排;当晚商谈工作到深夜才休息。

据初步了解,龙州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设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和4个边境互市贸易区;县域面积.8平方公里,截止年总人口27万,辖12个乡镇,壮族人口占95%;左江穿城而过,汇入西江,流经鹤山;龙州是革命老区,年邓小平同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龙州同时还是越南的“延安”。50年代开始,龙州县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扶贫单位,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已积累较好的基础,在边境贸易、交通、教育和医疗上打下较好基础。

立即行动,调研摸查

按照广西自治区的部署,龙州县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工作组履行使命刻不容缓。9月8日,扶贫工作组到达龙州县第二天,马上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听取政府办、民政局、扶贫易地搬迁办、发改局、卫计局、扶贫办、国土局等职能部门扶贫工作情况及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围绕广西贫困县摘帽的“九有一低于”、贫困村脱贫的“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户脱贫的“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重点对贫困户在道路、住房、饮水、医疗、教育、收入等保障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分析,初步掌握龙州县当前扶贫进展和实际困难。

9月9日,扶贫工作组根据现有扶贫工作“体检”情况,放弃星期六休息时间,以脱贫任务指标倒逼项目的要求,围绕“种、养、贸、游、工”脱贫产业项目到点到现场调研,先后调研走访了下冻镇北部湾现代农业企业、水口镇蛋鸭场和甘蔗种植区、危房贫困户、水口镇和下冻镇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区、边贸扶贫产业园区(中国——东盟国际减贫产业园)、水口口岸和布局口岸边贸互市贸易区、农民合作社旅游项目等扶贫项目(点),通过对关键的贫困乡镇、贫困村、安置区和扶贫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察看和情况核实,初步摸清掌握龙州现有扶贫项目现状,为进一步工作打基础。

初定方案,提供决策

9月9日晚,扶贫工作组与龙州县扶贫办继续开会对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至凌晨,把好“致贫脉”,初步提出“扶贫先扶智”“目标倒排项目”的工作思路,初步拟定先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再从“种、养、贸、游、工”5个方面提出精准到户、到项目的提升收入扶贫计划,重点在提意识、补短板、重造血上加大扶贫的力度,利用三年时间助推龙州人民彻底告别贫困。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避免扶贫项目虚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脱贫愿望,工作组计划再次深入摸查,确保项目能够落地,真正达到脱贫目标,真正造福群众,同时助推龙州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yadian.net/jbxnzyy/78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