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前肥厚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术矫正先天性

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后,以亚甲蓝沿着下睑缘下1~2mm处设计切口线。切口线的长度应根据患者下睑内翻的严重程度,从下睑缘内2/3至全部睑缘不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患儿无法配合者,改用全身麻醉),以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沿切口线做皮下注射。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在眼轮匝肌表面分离皮下组织,上至下睑缘,下至下睑眶缘上方,显露肥厚的眼轮匝肌;以剪刀适量剪除睑板前肥厚的眼轮匝肌。嘱患者双眼视头顶方向,用镊子轻夹皮瓣外上角,在无张力状态下,估算需要切除的皮肤量,并以亚甲蓝标注后,剪除多余皮肤;采用电凝充分止血后,以7-0丝线缝合创面。缝合时,需依次穿过下睑上切缘皮肤、皮下组织、下睑板、下切缘皮肤,使下睑缘朝向外翻转,睫毛不再接触眼球,同时注意不要出现下睑外翻。对同时患有内眦赘皮的患者,可结合内眦赘皮矫正术进行治疗。以亚甲蓝沿内眦赘皮全长画线,作为“Z”中轴线,在此中轴线的上端做一与上睑缘大致垂直的切口线,下方画一斜向鼻上方的切口线。以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沿切口线做局部浸润麻醉;沿设计线切开皮肤,掀起皮瓣,在皮瓣下做适度分离;将两个方向相反的三角瓣互相交错换位,并适当修正,使切缘对合平整;6-0丝线缝合皮肤。

术后患者涂抹抗生素眼药膏,加压包扎24h,隔日换药,术后7d拆线。

先天性睑内翻临床比较少见,可见于上下眼睑,而下睑较多见。造成先天性下睑内翻的原因有多种,包括:⑴睑板前眼轮匝肌和皮肤与睑板黏附不良;⑵下睑缩肌松弛;⑶眼轮匝肌过度肥大。

手术治疗被用在先天性睑内翻不能自愈者或引起角膜炎的患者。近年来,矫正下睑内翻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去除肥厚的眼轮匝肌、下睑皮肤局部切除、睫毛翻转式缝合技术等。单纯做眼轮匝肌与皮肤的切除,能改善内翻症状,但是,过度的切除往往会造成睑外翻的发生,而切除的太少,又容易引起内翻症状的复发。单纯行睫毛翻转式缝合只适用于内翻程度较轻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局部皮肤的臃肿而影响外观。对退行性睑内翻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不去除皮肤而仅行单纯缝合,有很高的复发率。韩国学者改进了下睑内翻缝合术式,在灰线内侧与下睑缘同时做切开,对下睑前缘做了重置,将下睑前缘翻转缝合于睑板,术后仅有少许病例出现复发。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往往需要结合几种术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睑板前眼轮匝肌及皮肤切除术和改良睫毛翻转式缝合技术来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笔者认为,先天性下睑内翻术在设计与操作上,应注意以下问题:⑴切口线设计。切口线最适合设计于下睑缘下1~3mm处,此处术后切口瘢痕较轻;切口线长度的设计,要根据下睑内翻的严重程度,从内侧1/3至下睑缘全长不等。⑵充分切除睑板前眼轮匝肌。我们在术中观察到,患者的睑板前眼轮匝肌较正常眼轮匝肌肥厚。因此,在切除眼轮匝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内侧眼轮匝肌的切除与松解。⑶术中需要结合睫毛翻转式缝合技术。在缝合过程中,须勾带睑板,使得缝线产生的拉力方向能使下睑睫毛外翻。日后缝线留下的瘢痕粘连,能够使睫毛的翻转保持稳定。术后长期随访可见,睫毛翻转的效果持久稳定。⑷内眦赘皮的处理。先天性下睑内翻往往存在内眦赘皮,对于是否行内眦矫正术尚存在争议。Asamura等认为,内眦赘皮的矫正不会对眼睑内翻的矫正产生影响。由于内眦赘皮的存在,会减小睑裂大小,增大眼距。因此,我们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外观需求,在行下睑内翻矫正的同时,纠正内眦赘皮,获得了较好的外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yadian.net/jbxnzyy/82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