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有结节、囊肿、肌瘤,或息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中医看来,其实本质上都与痰淤互结有关。
中医认为,“瘤”者留也,当体内有痰湿或淤血的时候,就会阻碍正常气血的流通,而这些病理物质,如果没有及时排出体外,黏滞的痰浊和瘀血搅和到一起,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大到一定程度,并且身体也开始觉察到异样,开始发痒或者疼痛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再去检查,可能就是囊肿或肌瘤了。
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手术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痰浊、淤血没有清除,过不了多久,就还会再长回来。
那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一个小方子,虽然只有简单2味药,但是散结力量却很强,一散结、一化痰,专打结节、囊肿、肌瘤和息肉。
其中一味就是:乌梅。
乌梅,味酸,酸不仅可以生津止渴,同时又能收敛、固涩,除此之外,《神农本草经》还这样描述它,可以祛死肌,除恶肉。而肌瘤、囊肿或息肉,其实本质上就是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的死肉,所以,乌梅用在这里,便可以把它们分解掉、腐蚀掉。
接下来是僵蚕。
僵蚕,味辛、咸,中医上讲,辛能行能散,咸能软坚散结。所以,它善于化痰浊、散结节,可以把体内的痰核了、死肌了、恶肉等等,给通通破开。
总之,这2味药结合在一起,既化痰,又散结,而且还很好的体现了中医里面“欲散先收”的思路,就是说,我们要想将这些瘤体排出体外,想要祛除消散它,首先就要收伏它,要先把它定住,然后,再配合一些化痰、散结的药物,这样一来,就可以一举将它们打下来,最终达到祛瘀不留淤的效果。
比如,我在临床上就经常会用这种一散一收的思路,帮助调理了很多子宫肌瘤的患者。
这类患者其实多数就属于典型的痰瘀互结体质,而且往往还夹杂着肝郁气滞,所以,我在这2味药的基础上,会先利用乌梅把痰湿收敛到一处,然后再配些郁金、陈皮、半夏和茯苓,帮助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从根本上解决痰湿的来源。用药一段时间之后,很多都感觉到瘤子明显缩小了,都高兴得不得了。
所以说,化痰、散结,欲散先收,这都是中医在调理囊肿、或者肌瘤、息肉、结节方面很重要的一个思路,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建议大家不妨找个中医好好看看,会有不错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