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直通车》栏目特别呈现
近期寒潮来袭温度骤降,暖气、空调使用频率提高,各大医疗机构接诊的干眼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专家提醒,寒风刺激、取暖设备使用会增加患干眼症风险,如叠加过度用眼就更易患上干眼症,“电脑、手机一族”应注意科学用眼预防干眼症。那对于这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呢?又有哪些高危人群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本期《健康直通车》特邀安徽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谢瑞玲带您了解干眼症。
▲安徽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谢瑞玲
干眼症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干眼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泪膜稳态的失衡合并眼部多种症状为特征(泪膜的不稳定、渗透压增加、眼表炎症与损害、神经感觉的异常)的一类疾病。这是教科书上干眼症的定义,比较难理解。通俗地说干眼症就是泪液分泌过少或蒸发过强而导致的炎症及各种的眼表的损害,更通俗的讲就是:你眼睛表面的“润滑油”质量不好或太少了。我们可以将眼睛比作一个生态系统,角膜和结膜细胞比作植物,它们是生长在眼表面基质微环境这个土壤里,泪水比作雨水,植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雨水,当土壤的质和雨水的量发生改变,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眼睛正是如此,当你的眼睛泪液分泌不足或者虽然泪液分泌正常,但是各种因素引起泪液蒸发过强时,眼睛表面的微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导致眼表的炎症,眼表的损害,眼睛就会表现出干涩、磨、眼红、刺痛、视物不持久、视力下降等干眼的症状。
引起干眼症的原因有哪些?
现在干眼已经成为眼科门诊第一大常见病,占了全部眼病的10%。引起干眼的因素很多:如睑板腺功能的障碍、视频终端的过度使用、睑缘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长期驾驶车辆、环境因素包括空调、气候干燥、烟雾等可增加泪液的蒸发,另外,还有长期滴用含有防腐剂的眼水、绝经期的妇女,一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睑板腺功能的异常、视频终端的过度使用是最为常见的原因,而睑板腺功能的异常多以老年人为主,视频终端的过度使用是年轻人发生干眼症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眨眼15-20次,但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每分钟的眨眼会降低到5-10次,甚至更低,眨眼次数的减少,无法及时更新泪膜,造成泪液的过度蒸发,导致干眼。此外,手机或电脑的屏幕所发出的蓝光也会造成角膜上皮的损伤,加重干眼的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睑板腺纤维组织的增生,腺管上皮的增生和角化,致使睑板腺管口变窄并凸起,睑板腺分泌物也即是减脂的排出阻力增大再加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减脂的成分改变,粘稠度的增加,可造成睑板腺的阻塞,睑脂分泌的质的改变和量的减少,泪膜的稳定的下降,泪液的蒸发过强,导致干眼的发生。而分泌的睑板腺脂质构成异常,增加黏度阻塞导管,从而为细菌繁殖提供所需底物,而某些细菌可以分解睑板腺脂质,形成的代谢产物对眼睑缘产生刺激,从而加重干眼症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干眼症?
当眼睛出现干涩、磨、眼红、刺痛、烧灼感,瘙痒感,视物不持久、力下降等症状时,要警惕干眼的发生。
哪些人群是干眼症的易发人群?
老年人,长期看手机或电脑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频终端者,长期开车的人,包括长期在空调或暖气房间,另外,有糖尿病的患者,白内障、青光眼的术后患者也是干眼症的好发人群。
如何正确预防干眼症?
1
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要改变用眼习惯,少看手机和电脑,减少用眼的时间,增加眨眼的频率,平时可以做一些热敷,睑板腺的按摩;
2
饮食上增加必须脂肪酸的摄入,忌辛辣和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增加鱼类的摄入;
3
有全身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局部点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以缓解症状;
4
到医院就诊,进行睑缘的清洁,睑板腺的按摩和疏通,必要时要行抗炎治疗,甚至要加用激素或免疫制剂的眼水,口服药物治疗;
5
一定要坚持治疗。疗程一般3-6个月,疗程要足,减少复发。
嘉宾简介
谢瑞玲
安徽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擅长眼科常见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进修学习,熟练开展青光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泪囊炎等手术。
▲安医大四附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谢瑞玲(左)和主持人杨帆
▌视频:《干眼症》(时长:25‘47’)
《健康直通车》播出时间
FM.5安徽私家车广播
周一到周日中午11:00-12:00
您的私家健康顾问!
节目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