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来自妈妈的爱
自从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以后常被先生戏称是家里的“江湖野郎中”,因为我总是动不动就把中医推拿挂在嘴边。
接触小儿推拿是在15年秋季,当时姐姐治疗睑板腺囊肿后不久又复发了。虽然医生在开刀前就明确这类疾病是极容易反复发作且无法除根的。但是开刀后半个月就发现复发的结果让我很崩溃。当时抱着尝试的心态试了小儿推拿,效果却好的出奇,于是从此就踏上了这条神奇的中医旅程。
说实话,没有系统地学习小儿推拿之前,它的效果时好时坏。16年秋季,家里迎来了二宝。二宝满月后,二个孩子却因为交叉感染轮番生病。那一个月真是忙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才真正促使了我求学的信念。
说来也奇怪,学成归来以后家里这二只的身体情况一直很好,虽然也都有过感冒流涕的症状,但是我并没有特别干预:毕竟身体的抵抗力就是需要在每一次对抗中不断增强的嘛!
机会总是不期而至。前几天妹妹去打了二针预防针,下午开始满脸通红还有些发疹子。等我晚上到家才发现她竟然发烧了:耳温枪一测38.9。当时我内心的os是:机会总算来了,是我学以致用的时候了。说实话内心还有点小窃喜呢!与此同时我妈妈一脸焦虑地问:怎么办呀?妹妹怎么发烧了呢?医院呀?哎呀可急死我了!
如果换作以前我一定也会很焦急,开始翻箱倒柜去看冰贴退烧药是不是都在。然后开始漫长的煎熬,一边看着孩子发烧深感无奈一边怨恨自己看的书太少学艺不精。但是学了小儿推拿并在学霸同学的指导下看了一些辩证的医书以后我已经没有那么担忧了,反而冷静的开始排查病因:到底是积食上火还是外感风寒又或者只是对预防针的排异反应?
1.先查积食:舌苔正常---薄白苔,舌质通红(因为发烧)口气正常没有明显酸臭味,大便也是正常的金黄色软乎乎(因为目前还是全母乳,辅食也还没有加肉类)基本排除积食发烧。
2.看外感风寒:除了发烧以外并没有咳嗽流涕,而且精神状态非常好。看到我还会主动逗我笑。基本也排除了!
3.最后的诱因就是打了预防针的排异反应。一番排查过后发烧的原因基本确定了。
发烧是一场自体免疫系统功能更新的好机会,所以一上手我并没有用很强力的退烧手法。只是正常的捏脊10次。(还没有学会翻身的孩子是不建议捏脊的,因为后背肌肉还没有分化开,一块一块的大肉块是很难捏的动的)捏的过程中孩子挺抗拒的,不断挣扎哭闹。我心想:哭吧哭吧权当发汗解表了。捏完以后孩子的后背很红还有些疹子,看来毒是浮出来了。又担心高烧伤阴,立刻追加了二人上马、补脾、补肾、揉足三里。(事后证明还是经验少,这几项作为日常保健可以在这个节骨眼并不对症。)
做完以后孩子可能哭累了就睡着了。我立刻把自己的分析情况和操作发给了群里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也立刻给出了专业意见---外感+捏脊。
晚上温水泡澡以后体温还是高居不下。一度过了39。我想想这个一下午烧的也是够够的了,该是妈妈出手相助了。沾水捏脊3次并吹干背后的水渍。(为什么只捏了三次呢,因为捏的过程中孩子很抗拒不停的哭闹,挣的一头一脑的汗。姐姐一看妹妹这么惨,那叫一个心疼呀。在我身边吵着说:妹妹哭了不要捏了。都把她弄痛了。于是只能收手啦!)
虽然我只捏了三次但是效果立竿见影。等我哄睡妹妹以后发现她的脸不红了身上也不那么烫了。一量体温才38度。晚上起夜n次发现除了有些闹人以外,孩子的体温基本没有再烧上去(没有用耳温枪,全凭手感。反正稍微有点热但是不烫)第二天早上起床,体温已经恢复到36.8了。
都说母不知医不为慈!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要去学推拿?那是因为生了二宝以后不久,家里的二个孩子轮流生病把一家人折腾的够呛。但是如果你问我学了小儿推拿以后最大的改善是什么?那我要说:我自己的心态变好了。不焦虑了而且对于辩证有了质变的飞跃。
正确的辩证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生病的原因,对于治疗和预防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马上进入三伏天了。希望各位妈妈们利用这个冬病夏治的好机会给孩子们好好的调理一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