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丨麦粒肿穴

麦粒肿穴

相当于传统腧穴肝俞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正坐或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图7-13)。

具有清热降火、疏肝明目的作用。

麦粒肿、目赤肿痛。

取麦粒肿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患侧麦粒肿穴,使之放出4~5滴鲜血,然后用干棉球压迫针眼片刻即可。每周可挑治1~2次,轻症只挑刺一侧穴位,重症可挑刺双侧穴位,一般情况下挑刺2次即可治愈。

麦粒肿又称之为偷针眼、脸腺炎。为化脓性细菌侵人眼睑内的腺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眼睑皮脂腺、毛囊感染者称外睑腺炎或眼睑疖;睑板腺隔俞感染者称内脸腺炎。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脾胃热毒炽盛,上攻于眼所致。现代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麦粒肿的疗效可靠,如常用的穴位有臂臑、阳陵泉、商阳、肩井穴等,而且每穴可以单用,少则针刺1次可愈,多者也不过4次治愈。而作者多年来一直尝试用肝俞穴来治疗本病,疗效亦很好。这是因为肝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同时,又起于目内眦,所以中医有“肝开窍于目”之说。又如《灵枢·脉度》中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由此表明肝与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故选用肝俞穴意在调肝气,泻肝火,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实践证明,肝俞穴为眼部疾病的一个信息代表穴,对于其他眼疾亦有良好的效果。

李某,男,23岁,大学生。因右眼睑肿痛,于年4月8日就诊。检查:右上眼脸处有一绿豆大小的肿物,表面充血,中心有脓点,用棉签触压肿物有刺痛,视力正常。初步诊断为麦粒肿,取右侧麦粒肿穴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最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3滴,共治疗2次后而治愈。5周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END-版·权·声·明

来源: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办理-卫健委-中医预防保健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yadian.net/jbxnzyf/11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