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国际视光学术会议的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题报告中,医院的乔彤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弱视的治疗》的主题演讲,下面是乔老师演讲的主要内容。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斜视、上睑下垂、特发性睑内翻、多发性睑板腺囊肿4个疾病的手术技巧,因为在我的临床经验中,这4个疾病是占主要部分的。
斜视手术
斜医院做的比较小,主要以微创、快速为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案例:
上图中的宝宝患有19个月的先天性内斜视,在手术后1小时甚至1周后,宝宝的反应都很轻。在术前时家长提出的要求不要遮宝宝的眼睛,尽量减少术后反应,也基本达到。
术前如何选择器械?
1、选择合适的显微镜,能够在斜视手术放大4~6倍
2、显微手术器械
3、6-0、8-0的微乔缝线
4、睫毛,我通常会用打针时用的贴,在中间剪开再修剪成弧形便可以对睫毛进行覆盖,既简单又保持无菌状态,在术后拉走贴,睫毛就会完全恢复;在手术时,通常还会使用稀释50%的碘伏进行消毒
在手术时根据术式选择切口,但是我希望能以最小的切口来做最大的手术
对针尖的选择,推荐使用铲形针,因为它对周边压力影响较小,不怕眼球破裂,因此目前主流使用的就是铲形针。
直肌手术如何做?
怎么把直肌勾取完整?首先用一个1/2小钩直接勾,再使用大钩,先利用小钩切换途径后再换回大钩,大钩再往前面一点勾,然后把钩轻轻往角度圆边上翘,如果可以顺利的向角度圆方向钩过去,这条肌肉就勾全了。
对于内直肌,我们可能会更谨慎,因为它跟周边肌肉的联结较少,肌粘膜也很薄,一旦内直肌脱落没有办法挽救,因此在做内直肌时都会选择打双结。
在做转位手术的时候,我会选择Knapp手术或Frost手术,在做Knapp手术时我们会选择做一个幅度环,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对于麻痹性斜视如果单纯的转位不够,可以选做Frost手术。
上图是我做的一例Foster手术,这个小朋友是歪头的,大家可能觉得是右眼上斜视麻痹。但实际上宝宝的左眼是下垂位,经过诊断后发现是左眼双向转肌麻痹,她双眼的垂直有40PD,因此可以做Foster加强术。
下斜肌手术如何做?
我希望是在显微镜或直视能够肉眼看到整条肌腱的情况下用小钩子往上勾取,尽量一次成型,这样就不会产生额外的损伤。我在做下斜肌手术的时候,尽量不做切除,尽量以后退、转位为主,这样更能增加稳定性。这种手术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流血,因为切口端较为靠近肌肉止端腱的位置,一般我做下斜肌手术大概3~4分钟,即使做转位也是4分钟左右而且全程无血。
上斜肌如何做?
上斜肌从内侧、里侧勾取,这个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考虑,如果做延长,可以选择内侧勾取下直肌,勾取成功后拿掉开睑器用拉钩往下方拉取(在拉取时一般不会出血,但一旦出现出血现象就会导致上斜肌难以抓取增加手术难度,尤其在上斜肌延长手术),拉取开之后会出现的白色肌腱部就是上斜肌。
上图是其中一例上斜肌硅胶延长手术,相对比缝线延长,硅胶延长对鼓膜的保护和眼球运动更柔和一些,而且硅胶是有弹性的。在预设好的硅胶放入两边预设好的缝线端口,再选择缝合会更快,效果也更好。
肉眼手术与显微手术的比较
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提上睑肌缩短,针对4~5岁偏轻或中度的患者,我才会选择这种术式。如果是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我会选择额肌瓣Gotex缝线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手术方法:
1、皮肤路径;使用常规经典的皮肤通路,按照对称眼做皮肤路径
2、5-0不可吸收缝线在睑板垂直进针
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
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指的是睑缘内向卷,通常合并睑板的异常位置。
先天性睑内翻有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睑板腺囊肿
儿童中最常见的30~40%的病都是儿童腺粒肿,而睑板腺囊肿无论在成人还是小孩中都是热点。下图中的患者开始是外生型腺粒肿,后来疤痕挛缩引起严重的睑外翻,在9月份的时候接受了植皮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