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痰热阻结证
:痰热相结,阻滞胞睑脉络,睑内呈紫红色隆起
:清热散结。
:清胃汤加减。
?外治:
ü局部冷热敷
ü局部按摩
?西医治疗
ü小而无症状的不需治疗
ü较大囊肿:热敷或囊肿腔内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ü不消退囊肿:睑板腺囊肿刮除---睑结膜面、垂直于睑缘切口
ü继发感染:先抗炎,后行囊肿刮除
内麦粒肿
霰粒肿
部位、病因
睑板腺感染
睑板腺出口阻塞
病理改变
急性炎症
慢性肉芽肿
病程
突然发病
病程较长
自觉症状
眼痛明显
无症状
局部皮肤
充血,与硬结粘连,触痛
正常,与硬结不粘连,无触痛
睑结膜
充血,可有黄色脓点
紫红色,可有肉芽形成
睑缘炎
n中医称:睑弦赤烂、风弦赤眼等
n临床分类:鳞屑性、溃疡性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n病因病机
?脾胃蕴热,风火上炎。
?脾胃湿热,外感风邪。
?心火内盛,风邪犯眦。
n临床表现
?鳞屑性:痒,睑缘潮红,睫毛根部及睫毛间附有白色细小糠皮样鳞屑,睫毛易脱落,可再生;
?溃疡性:疼痛灼热,睑缘红赤糜烂,睫毛根部溃疡,睫毛乱生或脱落,不能再生;
?眦部:刺痛灼热,两眦红赤糜烂。
n治疗
?内治
ü风热偏盛
:睫毛根部有糠皮样鳞屑。
:祛风止痒,清热凉血。
:柴胡、银翘散加减。
ü湿热偏盛
:睑弦赤痒溃烂。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除湿汤加减。
ü心火上炎证
:眦部睑弦赤或烂。
:清心泻火。
: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外治:
ü熏洗法:偏风-二圣汤;偏湿-疏风散湿汤;偏热-万金膏等。
ü膏药外涂
?西医治疗
ü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清洁睑缘,拭去鳞屑。
ü涂抗生素眼膏,每日2-3次。痊愈后可每日1次,至少持续2周,以防复发。
眼睑肿瘤
血管瘤
良性肿瘤色素痣
黄色瘤
n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癌
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
皮脂腺癌
眼睑位置及功能异常
倒睫
n倒睫: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而引起一系列角结膜继发改变的睫毛位置异常。
睑内翻
n睑内翻: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眼睑位置异常。
n病因与发病机制
ü疤痕性:疤痕收缩---沙眼
ü痉挛性:老年人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变薄
ü先天性:发育不良
n临床表现
ü症状: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ü体征: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睫毛倒向眼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溃疡;视力障碍。
n处理原则
ü治疗原发病
ü电解倒睫或手术
睑外翻
n睑外翻: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不同程度暴露在外
n病因与发病机制
n疤痕性:多因外伤引起眼睑皮肤疤痕收缩
n老年性:下眼睑皮肤、肌肉松弛
n麻痹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眼轮匝肌失去张力而下垂
n临床表现
n症状:泪溢、畏光、疼痛等
n体征:结膜暴露引起充血、干燥、肥厚、角化;角膜上皮脱落、溃疡等
概念
睫毛位置异常
睑缘内翻伴倒睫
睑缘向外翻转
病因
瘢痕收缩
瘢痕,老年,先天
瘢痕,老年,麻痹
畏光,流泪
有
有
有
异物感,痛
有
有
有
充血
有
有
有
角膜混浊
有
有
有
溃疡
有
有
有
睑结膜暴露
无
无
有
眼睑闭合不全
无
无
有
治疗
治疗原发病,拔除、电解
手术
治疗原发病,手术
上睑下垂
n上睑下垂: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所造成的下垂状态,即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1/5.
n病因
n先天性:动眼神经上支/提上睑肌发育不全
n后天性:眼睑本身/神经系统/其他全身病
n临床表现
{视力障碍,弱视
{额纹加深,抬头仰视
{上睑抬高不能:4mm,肌功能严重不全
{后天性相关病史,伴随神经或其他症状
n鉴别诊断
n重症肌无力特点:
晨轻夜重及伴其他眼外肌无力,注射新斯的明后上睑下垂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n诊断:
?临床表现
?上睑缘与角膜相对位置
?第一眼位睑裂高度
?提上睑肌肌力判定
n治疗:
?先天性:手术,防弱视
?后天性:病因治疗,无效手术治疗
泪器病
n概述
泪液分泌部
?泪腺——反射性分泌水液层
?副泪腺——基础分泌
?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粘蛋白
泪液排出部-泪道
?泪小点
?泪小管
?泪总管
?泪囊
?鼻泪管
n中医眼科称为两眦疾病泪液排出系统
n五轮学说:血轮-内应心、小肠
n病因病机:六淫——火毒;脏腑——心、小肠、肝肾
(泪为肝之液,肾主津液)
n治疗:外障眼病,内外合治
泪囊炎
n泪囊炎:泪囊黏膜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分为: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和新生儿泪囊炎
n慢性泪囊炎中医称其为“漏睛”。
n泪道冲洗术:泪道检查常用而有效检查和治疗方法
?泪道通畅: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入鼻腔
?泪小管阻塞:冲洗液完全从原路返回
?泪总管阻塞:下泪小点入,上泪小点返回
?鼻泪管狭窄: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
?鼻泪管阻塞并慢性泪囊炎:上泪小点反流,黏液脓性分泌物
n病因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并刺激泪囊内壁黏膜导致感染。
?致病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n临床表现
?急性泪囊炎:充血、流泪、脓性分泌物;泪囊区皮肤红肿,触痛;眶蜂窝织炎;畏寒、发热等。
?慢性泪囊炎:溢泪为主症;结膜充血、皮肤溃烂、泪囊区隆起;挤压泪囊区或泪道冲洗,泪点内排出粘脓性分泌物。
?新生儿泪囊炎:生后6周出现
n处理原则
?局部、全身足量抗生素
?泪道冲洗,泪道探通
?手术治疗:泪囊摘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激光疏通术。
?新生儿泪囊部按摩、冲洗或探通
n注意事项
?急性期忌泪道冲洗或探通
?脓肿形成忌挤压脓肿
中医治疗
n风热停留——疏风清热——白薇丸加减
n心脾湿热——清心利湿——竹叶泻经汤加减
n热毒炽盛——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合导赤散加减
n正虚邪恋——扶正祛邪——托里消毒散加减
第七章眼表疾病
?组成:眼表面包括了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泪膜三部分。
?眼表疾病(OSD):眼表上皮层和泪膜任何一方的异常改变,所引起的角结膜上皮或泪膜的病变
泪膜
泪膜:通过眼睑瞬目运动,将泪液均匀覆盖于角结膜表面形成的超薄膜。厚度7-40um
?泪膜组成:脂质层、水液层、粘蛋白层
?泪膜生理功能:
?湿润眼球前表面
?形成光滑光学折射面,提供良好光学介质。
?向角膜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
?保护角膜,抑制微生物生长
?诊断方法:
?角结膜上皮:印迹细胞学
?鳞状上皮化生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泪膜:Schirmer实验、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乳铁蛋
白含量测定、泪液渗透压测定等等
?检查:确诊
?泪液分泌试验:正常10~15mm,低于10mm为低分泌,低于5mm为干眼。
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