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百特美医美技术翻译兴趣小组成员王琰翻译的这本眼整形世界名著的第十七节,王琰翻译本文完全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专业特长,并未收取任何费用,因此,本文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商业用途的复制行为都将侵犯出版社版权。百特美致力于打造医美学术技术分享平台,我们将和兴趣小组成员一起不定期向读者提供更多国外优秀作品,同时也欢迎全国更多医美医生或其他同行加入分享奉献的队伍。
适应症:下睑眶隔脂肪疝出但没有皮肤松弛者;脂肪疝出的甲状腺眼病患者;有瘢痕疙瘩形成的患者。
图17.1用0.5到1.0毫升局麻药行下眼睑浸润麻醉翻转下睑,并沿睑板边缘近端行皮下浸润麻醉。
图17.2在睑缘用4-0丝线水平穿过睑板做牵引穿过睑板做牵引是为了避免损伤睫毛。
图17.3用代马式牵拉器翻转眼睑以暴露眼睑结膜面。用有齿镊轻轻地在睑板下缘提起结膜、Müller’s肌和睑囊筋膜3到4毫米,然后用剪刀在此处剪开一个纽扣孔大小的口。
图17.4沿眼睑水平方向剪开结膜,Müller肉和睑囊筋膜,但切口不能延伸到下睑泪点处。
图17.5用镊子将睑囊筋膜提起,使其与翻折的下睑分开,从眶隔到眶缘仔细分离睑囊筋膜。如果最初的切口太靠近睑板,眶隔会连同睑囊筋膜翻折到眼球上。这种情况下,可用剪刀打开眶隔暴露眶隔脂肪。
图17.6翻转代马尔式牵拉器,将牵拉器拉钩放入切口内以暴露脂肪袋。剪开小叶间筋膜囊,轻按眼球以使脂肪进一步脱垂。用镊子夹起外侧脂肪袋,并用弯止血钳夹持外侧脂肪袋根部。
图17.7用剪刀沿着止血钳夹持的上缘剪除脂肪,并用双极电极镊烧灼。用止血钳夹持脂肪袋蒂部,松开止血钳,检查断面是否有蒂部出血。另外脂肪烧灼和剪除时也可以不使用止血钳。用同样的方法去除内侧和中间脂肪团。另外一些去除的脂肪可以重置到泪沟以填充泪沟,如图14-14-4.7,第61-62页)。
图17.8将代马尔式牵拉器翻转放置在下睑缘以暴露切口。用6-0肠线缝合睑筋膜囊和Müller肉。在睑板相对应的下睑位置的下方用条状胶带固定,胶带固定延伸至太阳穴和鼻梁。
术后护理:
间歇冰敷加压24小时。每天在下睑结膜处外用抗生素软膏3-4次,连用7天。
可能的并发症:
凹陷外观:
通常是由于过多切除眶隔脂肪造成的眶缘上方凹陷。在切除脂肪时,不要过度用力按压眼球,不要过度牵拉脂肪团根部。有些情况,切除的脂肪重置到泪沟处会获得比较美观的睑颊轮廓。
不对称:
这是由于两边去除脂肪量不相同造成的。因此关闭切口前要保留每侧去除的脂肪,认真比较两侧脂肪袋去除的脂肪体积。眶隔脂肪疝出起初就不对称的,这种例外,这种情况在术前就要注意和标记出来。
下睑退缩和巩膜外露: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可能是切口关闭时不小心缩短眶隔导致的。当仅仅打开和关闭睑筋膜囊时,要小心。如果眶隔被打开至脂肪袋处,眶隔不要关闭。
推荐阅读■《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概论与麻醉(连载一)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眼睑解剖(连载二)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麦粒肿和散粒肿(连载三)
■经睑结膜入路的睑板腺囊肿手术切开及引流方式(连载四)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倒睫和双行睫(连载五)
■射频消融法治疗倒睫(连载六)
■睫毛囊内切术治疗倒睫(连载七)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眼睑整形术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伴脂肪切除的上眼睑成形术(连载九)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亚洲人上睑整形术(连载十)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泪腺脱垂复位术(连载十一)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上睑折痕改良术(连载十二)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下眼睑去脂整形术(连载十三)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下眼睑脂肪重组术(连载十四)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下眼睑缩短整形术(连载十五)
■《眼睑及眶周手术图谱》之下眼睑外眦固定整形术(连载十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