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于大爷三年前发现右眼上眼皮有一个小肿物,他认为只是“眼丹”(睑板腺囊肿),并没有在意。直到近几个月,肿物迅速增大到占据了整个上眼睑,睁眼都有困难,于大爷才到市一院眼科就诊,当时也以为只需一点小手术就能解决事情,心里并不紧张。接诊医生魏海峰在给于大爷进行初步检查时,发现于大爷右侧的眼睑肿物大约有10毫米,当即要求大爷尽快住院手术,而且可能要做大手术。因为以魏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这个肿物首先要考虑的,是睑板腺癌。小科普睑板腺癌又称麦氏腺癌,是眼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恶性肿瘤很容易被漏诊。在发病早期,肿瘤的形态和睑板腺囊肿(俗称眼丹)、睑板腺炎(俗称偷针等)十分相似,只是在眼睑的皮下深部,可以扪及黄豆大小的肿物。发病年龄以50~70岁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且上睑好发。市一院眼科主任沈明海介绍,睑板腺癌血行转移的概率很低,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将肿瘤彻底完全地切除之后,预后是良好的。但是于大爷的肿瘤已经发展到整个眼睑,在接近病变部位的睑缘和结膜面可以见到有乳头状瘤组织生长。最担心的是,如果肿瘤已经侵犯进眼眶,则需要进行毁损性的眼眶组织(包括眼球)挖除手术。带着这样的担心,沈明海和他的团队对于大爷实施手术。术中切下的上眼睑被立刻送去病理科。如果病理检查发现肿瘤已经扩散到眼睑之外,那么等待于大爷就是挖去右侧眼球。等待病理报告的过程只有二十几分钟,但是所有人都觉得无比漫长。幸运的是,病理检查显示,在整个眼睑边缘没有发现扩散的癌细胞,于大爷的眼球算是保住了。随后,沈明海主任为病人进行了眼睑的重建手术。三个月后,新建的眼睑成活,于大爷就能重见光明医生的话沈明海主任介绍,治疗睑板腺癌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趁癌变组织还没扩散的时候,尽早进行治疗,千万不能像于大爷那样不加重视。50岁以上人群一旦发现长出类似“针眼”、“眼丹”样的肿块,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与治疗。
(作者李碧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