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分泌物就是通常所说的“眼屎”,只要细心观察,“眼屎”里藏着的秘密可不少。眼科专家表示,眼部分泌物的观察方便简单,可供身体自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是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眼屎”及早发现先天性青光眼等问题,进而及时就诊。
正常人的眼分泌物主要来自泪腺、睑板腺、眼表细胞分泌的黏液及脱落的眼表上皮细胞等,大多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觉,而且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会引起眼部不适。南方医院眼科主任安美霞介绍说,异常的眼分泌物可根据黏稠度、颜色等分为水样、黏性、脓性、血性分泌物等,可大概反映眼部患了什么疾病。
1水样分泌物
为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这种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病毒性角结膜炎、早期泪道阻塞、眼表异物、轻微外伤等。儿童由于鼻梁骨发育尚未完全,部分孩子可能有内眦赘皮、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就可出现水性分泌物增多。老年人若眼睑位置异常,如睑内翻、睑外翻等,也会引起水样分泌物增多。如果近视或散光得不到及时矫正或眼镜不合适,也会出现长时间阅读后水样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同时伴有眼部疲劳。如果家长发现幼儿双眼水性分泌物增多,总是“泪汪汪”的,而且黑眼珠较大时,医院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青光眼。
2黏性分泌物
常表现为黏稠白色丝状物质,与常用的胶水性状十分相似。这常出现在干眼症和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病人,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异物感、眼痒等症状。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在清晨醒来时,常说可以从眼睛里拉出丝来,常常就是黏性分泌物。如果黏脓性分泌物较为黏稠,还略带淡黄色,可能是慢性过敏性结膜炎、沙眼的表现。
3脓性分泌物
这是最应引起重视的分泌物,常提示有细菌感染,医院就诊。在新生儿出生的3-4天内,如果双眼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就高度提示淋球菌性结膜炎,俗称“脓漏眼”。化脓性泪囊炎的患者也常出现脓性分泌物,一般集中在内眼角。
4血性分泌物
如果发现眼分泌物呈淡粉色或明显的血红色,应该考虑眼睛外伤。眼分泌物呈淡粉或略带血色,应考虑急性病毒性感染,这时患者同时会伴有眼睛红、耳前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眼屎变多要当心
早上醒来,眼睛的分泌物会稍微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如果排除了早上醒来的情况下,发现眼屎突然增加,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眼屎是眼部疾病较为准确的“预警信号”。那么,眼屎突然增多可能预示什么疾病呢?
1上火
身体上火通常是引起眼屎变多的主要原因。通常来说,人体饮食不当导致胃火过旺,或者情绪失控导致肝火过剩等情况都会使眼部的分泌物增多。此时,眼屎呈黏性或者干后呈固状,同时,身体还伴随着眼睛红肿、尿黄、口腔溃疡或喉咙胀痛等症状出现。
一般来讲,上火引起的眼屎增多是不需要看医生的,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情绪调理或作息调理等方式进行“降火治疗”。如多吃苦瓜、莲子、冬瓜等凉性食物,少吃辛辣食物,避免熬夜,避免情绪失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等。
2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会传染的眼部炎症,通常由病毒引起,处理不好的话容易致盲。此时,患者的眼屎具有黏性,而且很容易流泪,有畏光、眼部充血、红眼、水肿等情况出现。若判断自己眼睛有以上症状时,就不要将其当做一般的上火来处理了,医院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眼药水进行处理。
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能传染的疾病,所以患者要注意不要与他人共同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还要注意勤洗手。另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不要因为眼睛发痛而用热毛巾敷眼,不要过度用眼,防止炎症症状加重。
3干眼症
“干眼症”是“角结膜干燥症”的简称,干眼症的出现一般与患者泪液分泌量过少有关。此时,患者的眼屎是黏稠的,且呈白色丝状。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干眼症,除了通过眼屎的形状来辨别外,还可以查看自己是否有畏光、流泪、眼睛异物感等情况出现,有的话,就得提高警惕,医院就医。
不过得了干眼症也不要慌,如果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加上平时的饮食与作息调理,是比较容易治好的。
4沙眼
沙眼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结膜角膜炎,多发生在儿童或少年身上。得了沙眼后,患者眼睛的睑结膜表面会有粗糙不平的外观出现,形状与沙粒相类似,除此之外,患者还会伴随着眼睛充血肿痛、迎风流泪等情况出现。
由于沙眼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眼部疾病,所以医院进行治疗,平时勤洗手、勤剪指甲,不与他人共用毛巾,争取在不传染他人的同时,早日恢复眼部健康。
总而言之,当眼睛出现不适情况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处理。
来源:广州日报(记者伍君仪)、39健康网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赞赏